亚洲首艘“海上油气加工厂”加速铺装电缆,总长可绕北京五环近4圈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亚洲首艘“海上油气加工厂”加速铺装电缆,总长可绕北京五环近4圈
日期:2023-12-12 16:39  来源:上缆所传媒
近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在青岛进入最后的总装集成冲刺阶段。


在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工人对海洋石油122进行上部模块总装作业。海洋石油122主体由船体和上部功能模块两部分组成,最大直径约90米,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高度相当于近30层楼,总重约3.6万吨,由近50万个零部件组成。海洋石油122设计排水量达10万吨,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海洋石油122采用新型的圆筒结构设计,相对传统的船型结构可有效降低油田开发与运营成本,通过自主研制海陆一体化智能中控系统,在台风来临时可切换到智能台风模式,实现在台风期间无人化生产,为海上油气田设施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建设提供一种全新模式。中国海油海洋石油122建造工程师马霖介绍说,项目在中国国内首次在海洋平台采用新型天然气脱硫装置和双燃料发电机,可以充分利用油田伴生气,有效提升了项目的绿色节能水平,大容量液压潜没泵等一系列关键装备都实现了国产化。上部模块承担着油气处理、动力输出等核心功能,相当于海上油气加工厂的心脏。海洋石油122上部模块包括工艺、电气、动力、生活楼等8个单体,总重量约8900吨,集成了713台关键设备,电缆总长可以绕北京五环近4圈,模块底部立柱与船体对接精度达到毫米级,两个模块之间的最小间距不足成年人手掌的宽度,施工难度极高。


这个圆筒型的海上油气加工厂被形象地称为超级能源碗。由于这些模块由几十万个零部件组成,集成度很高,所以里面的空间非常狭窄。工人师傅们在铺设电缆时,很多时候都需要蹲着,小心挪动才能够完成一系列操作。而像这样的高难度施工,几乎涉及所有的工种。


自2022年3月开工建造以来,面对工期紧张、技术空白多、施工管理难度大等诸多难题,该项目团队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攻克圆筒型浮式生产装备系统设计、高精度建造集成等一系列难题,实现15项关键技术设备自主化应用,使中国具备了根据不同油田、不同海域,自主设计制造不同类型深水油气装备的能力。据了解,海洋石油122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建造完工,将应用于中国第一个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屹立在324米水深的南海深水区,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成为开发中国深海油气资源的又一重器。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