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线缆世界网(CABLE123.CN)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立塔架线为革命老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12  来源:国家电网
       1935年10月19日,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主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此后13年,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把光明的种子撒向全国,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多少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继承和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矢志艰苦奋斗,努力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使延安老区以崭新的面貌在黄土高原上迅速崛起。革命老区的发展离不开电力支撑,国网陕西电力广大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国家电网企业宗旨,在三秦大地上建铁塔、架线路,将光明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老区人民的“电参谋”
 
  1940年12月30日,从清凉山万佛洞内传来的一阵“突突”声,打破了延安的沉寂。这一天,新华广播电台一台3千瓦手摇发电机开始发电,广播电台开始运行,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遍全国。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延安最早使用的一台发电机。
 
  电真正走进延安人的生活,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延安面粉厂安装了一台24千瓦发电机组。这台发电机组为面粉厂供电,还给市内少数机关和路灯供电。延安人民第一次对电有了感性认识。
 
  1956年6月26日,延安电厂成立,开始向城区供电。随后的16年间,延安相继建成姚店电厂、牛武电厂,为延安人送去了用于生产生活的电能。
 
  电力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促进了电力进步。1972年至1996年,陕西大电网开始向延安供电,延安建成35千伏线路300千米、变电站16座,实现了10个县市123个乡镇2217个行政村通电。

1976年,技术人员在陕西220千伏洋县变电站做电气试验
 
  近年来,国网陕西电力先后实施“户户通电”、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和改造升级工程,以及陕南移民搬迁电力配套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2.71亿元。特别是2013年以来,该公司在农村地区共投入61.17亿元,共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1座、容量182.3万千伏安、线路726公里,35千伏变电站46座、容量68.6万千伏安、线路638公里,农网10千伏配变10210台、容量212.59万千伏安、线路9078公里,农村低压线路22375.4公里。
 
  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既是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为在新形势下加快老区振兴,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认真落实陕西省《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畅通电力服务“直通车”,成为老区人民的“电参谋”,为革命老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电力新动能。

幸福之门“电帮忙”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洛川会议。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全国抗战制定了正确路线和战略总方针,阐明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明确了我军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方针,对进行抗战和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如今,在陕西延安市洛川县打造的“中国苹果第一村”阿寺村,村民王维珍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每天接待游客的收入少时200元左右,多时2000余元。游客们行走在仿古的苹果文化步行街,品尝着特色的农家小吃,与家人在古槐广场惬意地听着秦腔戏曲,还有随处可见的石碾、拴马桩、马厩等,让城里人回归了乡村,更为村民们带来了创收。
 
  昔日麻雀变凤凰。阿寺村,距离洛川县城14公里,紧邻“洛川会议”纪念馆,是“洛川苹果之父”李新安的故乡。1947年李新安从河南灵宝用毛驴驮回200余株苹果树,栽植了洛川苹果“第一棵树”。如今,苹果已成为洛川的支柱产业,全县苹果总面积50万亩,农民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2016年,为更好挖掘和保护洛川苹果文化,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洛川县以打造“苹果文化”为载体,规划投资3.8亿元,就地打造阿寺村。
 
国网延安公司张思德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帮助村民采摘苹果
 
  为保障项目实施,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制定最佳改造案,派驻地面管网开挖组、旧电杆拆除组、电缆敷设组、智能电表安装组等四个小组在阿寺村实施改造,并且在巷道处装设电缆分支箱,为村组景观灯布点,以后村组供电需求增速、电力故障排除等提供便利,将全村以前100千伏安的配变增容为400千伏安的箱式配变,完全可以保障村组以后规划的供电需求。 
 
  2020年5月底,国网延安供电公司投资83.3万元,再次对阿寺村10千伏122洛冯线路南咀头支线进行改造,累计敷设10千伏电缆线路90米,改造10千伏架空线路2700米,改造0.4千伏架空线路300米,线路绝缘率和供电可靠率均达100%。如今,特色的农家旅游,物色的民俗文化,打开了阿寺村“春赏花、夏避署、秋采收、冬赏雪”的“中国苹果第一村”的“幸福之门”。
 
转型发展“电助力”
 
  滔滔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亲眼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苦难与辉煌。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分两批挥师东进,从陕北跨越黄河,奔赴华北前线,抗击日本侵略者。黄河大合唱响彻全中国。
 
  经过几十年发展,如今的陕北革命老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基地”,并拥有着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谓“乌金遍地、油浪翻滚、底气十足、一盐难尽”。然而,由于交通运输受限,遍地的资源送不出去,当地老百姓守着“金饭碗”,过着“苦日子”。近年来,如何充分发挥陕北的能源优势,推动陕西从“能源大省”向“经济大省”转变,一直是当地苦苦思索的问题。
 
  2019年,首条陕电外送“高速路”--榆横~潍坊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它是陕西首条跨越陕、晋、冀、鲁四省的能源输送特高压线路,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中第5条获得核准开工的特高压输电通道,也是华北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全长2×1049千米,工程总投资242亿元。它的建成,有力促进了陕西能源基地开发与外送,有效缓解中东部电力紧张局面,对满足京津冀地区用电负荷增长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2月20日,陕北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陕2标段在陕晋省界处成功跨越黄河,开启了“陕电外送”输电大通道建设的新篇章。2021年3月27日16点16分,随着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路工程陕西段N251-N253区段导线展放完成,标志着该工程陕西段线路全线贯通,为工程5月底具备投运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线路工程放线施工
 
  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国家“十三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是陕西第二条特高压电力送出通道。工程建成后,每年可输送电力400亿千瓦时,能将陕西丰富的风、光、火电打捆直送湖北负荷中心,相当于替代受端原煤1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60万吨,将推动陕北能源基地发展转型,促进革命老区能源资源集约开发利用,满足华中地区用电需求,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今年在陕西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将以“绿电”市场交易实现全部场馆“绿色”供电,预计7月到10月比赛季“绿电”交易规模将超过1亿千瓦时,真正实现“绿色全运”的办会目标。
 
  3月1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央企首个“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当好“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展望“十四五”,国网陕西电力将传承革命老区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积极落实行动方案,立足陕西资源禀赋和能源优势,加快推动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利用高效化,引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为推动革命老区振兴,服务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贡献国网力量。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