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线缆世界网(CABLE123.CN)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资讯 » 正文

电力需求响应技术的全新探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28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黄蕾 陆子刚
核心提示:需求响应是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针对需求侧管理如何在竞争市场中充分发挥作用以维持电力系统可靠性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而提出的,是电力市场中的客户针对市场价格信号或者激励机制做出响应,并改变正常电力消费模式的市场参与行为。在实现电力供需平衡、缓解电力需求紧张中,需求响应一方面维护了客户的利益,有利于智能电网运营模式升级和转型,另一方面在不断增长的负荷需求下,满足了短暂的高峰用电需求,降低发供电成本,在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促进了清洁能源消纳,实现了良性互动,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需求响应是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针对需求侧管理如何在竞争市场中充分发挥作用以维持电力系统可靠性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而提出的,是电力市场中的客户针对市场价格信号或者激励机制做出响应,并改变正常电力消费模式的市场参与行为。在实现电力供需平衡、缓解电力需求紧张中,需求响应一方面维护了客户的利益,有利于智能电网运营模式升级和转型,另一方面在不断增长的负荷需求下,满足了短暂的高峰用电需求,降低发供电成本,在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促进了清洁能源消纳,实现了良性互动,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1114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需求侧管理技术实验室基于电力负荷柔性调控的常态化需求响应友好互动平台及配套软硬件设施、检测环境投入运行,为电力能量平衡和辅助服务的协同优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这是国网江苏电力在开拓需求响应前沿技术方面的全新探索和重大创新。

技术升级满足新需求

当前,传统的负荷刚性调节、简单切除的方法已无法满足智能用电的要求。需求响应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空调负荷、智能楼宇等柔性负荷的可调控特性,能够削峰填谷、平衡间歇式能源波动和提供辅助服务,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基于负荷柔性调控的需求响应技术是对温控、储能等各类型负荷的可调节容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资源优化,借助友好互动平台,对不同响应特性的弹性负荷进行状态监测、效益评估与灵活调控。以中央空调为例,由简单的拉闸停运刚性调控变为调节预控温度、风量等策略丰富的柔性调节,在用电客户不受影响甚至无感知的情况下实现电力需求响应,做到需求响应智能化、常态化,减少计划干预,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供用电管理水平。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加快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电力负荷柔性调控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也亟须在策略分析、场景应用、仿真验证、平台研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国网江苏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实验室通过基于电力负荷柔性调控的常态化需求响应友好互动平台的投运,实现了对柔性负荷需求响应资源大规模调控的仿真验证,对于降低电网峰谷差、促进新能源消纳、优化发电电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发展潜力。

积极探索行业新发展

早在需求侧负荷管理探索阶段,国网江苏电力通过有序用电对工商业大客户负荷实施有计划的错峰避峰,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同时,该公司积极引入国外需求响应的概念,逐步以峰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等电价措施为依托,推行季节性尖峰电价,并试行了电力需求响应,突破性地创造了季节性尖峰电价与需求响应补贴自闭环机制。

国网江苏电力是国内最早开展电力需求响应技术模式探索和大规模工程实践的电网企业之一,在积极贯彻需求响应理念、不断探索需求响应方向、持续创新需求响应模式中,具体组织实施需求响应工作,提出工商业和居民客户在需求侧响应与电网调峰中的商业化应用模式,负荷集成商、电力客户都积极参与其中。目前,国网江苏电力是单次最大需求响应345万千瓦国内外纪录的保持者,在电力需求响应领域积累了技术。

119日,由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能源部联合举办,国网江苏电科院承办的2017中美智能电网研讨会需求响应工作组会议就建立中美需求响应设备互测互信机制、降低需求响应设备出口认证成本、需求响应示范项目互测效果验证、促进需求响应技术在中美市场的应用等重要议题深入研讨。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向美方介绍了国网江苏电力开展的单次响应容量达345千瓦的大规模需求响应成功实践,各方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研讨,并实地考察了需求响应示范工程现场,为加强和深化中美双方在电力需求响应领域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

科技创新助力需求响应

2016年,国网江苏电力牵头成功申报国家重点专项“城区用户与电网供需友好互动系统”,率先从建立科学合理的互动模式、研制高效便捷的客户及电网侧装备两个方面,在科研创新中积极深化需求响应的理论和应用,形成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成果。

依托江苏电科院计量中心建立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负荷柔性调节技术科技攻关团队,持续开展基于负荷柔性调控的常态化需求响应技术模式、装备开发、检测方法和平台系统技术研究,针对季节性调峰、清洁能源消纳等运行场景的不同需求,研究客户弹性负荷参与不同时间尺度的响应特性和匹配能力,梯次开展工程实践。他们采取约时自主、实时自动的不同执行方式和对应的秒级、分钟级不同实现模式在苏州、常州等地开展了工程应用。

基于电力负荷柔性调控的需求响应友好互动能力将助推电力需求响应技术进入友好互动、模式灵活、策略丰富、可常态化开展的全新发展阶段,将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催生多样化的电力市场竞争主体,新型电力供需结构下需求响应的参与主体、实现途径以及互动规模将得到大幅拓宽。同时,基于电力负荷柔性调控的需求响应友好互动平台将在浙江、安徽、湖南等多个省市推广应用。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