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线缆世界网(CABLE123.CN)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家级“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揭开面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0  来源:电力网
核心提示:近日,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白皮书2018》发布会,广东珠海“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作为特色项目介绍纳入白皮书第六章节《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发展现状》。
 

近日,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白皮书2018》发布会,广东珠海“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作为特色项目介绍纳入白皮书第六章节《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发展现状》。

白皮书中介绍该项目称,“20181225日,该示范项目成功投运,是迄今为止世界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多、采用诸多原始自主创新关键技术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工程。其建成的综合能源运营服务平台,集成了示范项目的核心能源应用业务,实现了示范区协同能量管理、新能源和储能灵活接入、需求侧主动响应、多能源灵活交易,能源互联网数据共享,构建了面向能源消费革命、具有广泛示范意义的‘互联网+’智慧能源新模式”。

据悉,该项目已于近期通过国家能源局验收,成为国家能源局首批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中首个通过验收的项目。

攻克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

2017年初,广东电网公司在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开始筹建“支持能源消费革命的城市—园区双级‘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项目首次明确了能源互联网建设思路和路径,围绕珠海全市及“唐家”“横琴”2个园区,提出了按物理层、信息层、应用层3个层面建设模式,按“唐家柔直配网工程、横琴高可靠性配电网工程、智慧能源大数据云平台项目、智慧能源运营管理项目”4个子项目实施管理。

在珠海唐家,项目建成了世界首例±10千伏、±375伏、±110伏多电压等级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研发了多项柔直配网关键技术与设备、交直流混合电网协调控制运行策略,在清华科技园构建了光储充一体化的直流微网。在珠海横琴,项目基于20千伏“双链环”的网架设计、一体化多层次配网保护及自愈控制技术,规划建设了高可靠性20千伏配电网。

如果把多端交直流混合柔性配网互联工程比喻成一个大水池,各端就像是水管,既可以把水注入水池,也可以把水从水池里抽出。多端交直流混合柔性配网互联工程首先要保持电压的基本不变,同时要保证进出潮流正常受控。就像池水既要控制水位,又要控制水流方向,技术难度很大。该项目启动的多端交直流混合柔性配网互联工程,通过采用世界最大容量±10千伏等级中压柔直换流阀、首创应用三端口直流断路器、世界最大容量±10千伏三端口直流变压器,既能调节潮流,又能调节电压,实现了对电网内各个节点的电压水平进行实时的调控。

据广东电网公司基建部副主任黄滔介绍,珠海唐家湾多端交直流混合柔性配网互联工程实现了供电区域互联互济,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提升电网资源使用效率和电能质量。

探索能源互联网建设新方向

据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计划部陈勇介绍,“支持能源消费革命的城市—园区双级‘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物理层进行网络智能升级,通过信息层实现各类能源信息的融合,最终在应用层实施智慧用能服务,提升能源消费体验,提高社会整体用能效率。

其中,在信息层面,项目建成了智慧能源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了内外部能源数据的集成和管理、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并提供数据资源服务;搭建了云平台内外网环境,通过数据脱敏和摆渡技术实现了安全访问,采用微服务架构开发方式满足了弹性扩展要求并实现敏捷开发;运用区块链技术建成支持绿证交易的平台。

在应用层面,项目建设了智慧能源运营平台,为能源企业、售电公司、用户、分布式资源所有者等各类主体提供参与能源互联网运营的渠道设施,打造了开放的能源互联网生态。

项目的建成与深化应用,将持续推进我国配网智能化、提升能源信息化水平、促进能源互联网生态的形成和发展,在构建柔直配网技术体系、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投入、提升综合能源数据服务能力及构建综合能源服务新体系等方面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将更有效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