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发布《南方电力市场建设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全景呈现我国首个连续运行区域电力市场十年改革成效。
《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南方电力市场服务经营主体超25万个,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突破7成,西电东送累计超3万亿千瓦时,绿证交易量占全国63%,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交出“南方答卷”。
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核心载体,南方电力市场十年间肩负“示范田”“稳定器”“加速器”“共生网”四大使命。依托区域“水电富集、风光互补”优势与紧密互联电网,2024年西电东送电量达238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十四五”累计预计超1.1万亿千瓦时,高峰电价机制让煤电出力受阻率降至近5年最低,筑牢能源安全防线。
市场活力持续迸发。通过物理网架“硬联通”与交易规则“软联通”,打破省间市场分割。今年7-9月,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增送126亿千瓦时,增幅达15%,实现全国最大规模跨经营区交易,首次达成南网、国网现货联合交易。
绿色转型跑出“加速度”。今年以来,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绿电绿证交易量超2500亿度,同比增长3.6倍,超前三年总和。“十四五”以来,平台累计成交绿电绿证超3500亿千瓦时,绿色转型步伐加快,为“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从“广东试点”到“区域标杆”,南方电力市场构建起“1+N+5X”分层架构规则体系,形成“中长期为压舱石、现货为风向标、辅助服务为调节器”的功能格局。36类市场化交易品种覆盖多元需求,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规模超35亿元;今年6月,南方电力市场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后,平稳经受了迎峰度夏、超强台风等多重考验。
据悉,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中,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内各地创新亮点纷呈:广东建立新型储能全链条市场体系,广西实现全类型电源入市交易,云南昆明“来淘电”平台破解中小微用户交易难题,深圳成立国内首家政府授权的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率先实现“实体化、市场化、常态化”运作。
南方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方电网将持续深化市场机制创新,继续推进跨区域电力合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绿色电力在更大范围高效流动,助力能源低碳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