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线缆世界网(CABLE123.CN)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打造一流城市配电网 服务美丽青岛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2  来源: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核心提示:近来,很多市民都被夜青岛的美丽所惊艳。层叠起伏的楼宇上,光影图案不断变化,令人目不暇接。
 

近来,很多市民都被夜青岛的美丽所惊艳。层叠起伏的楼宇上,光影图案不断变化,令人目不暇接。

这份美丽的背后,离不开大量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城市配电网。城市配电网是联系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的纽带。一座城市的电力供应可靠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配电网的布局建设和运营维护。

很多市民并不知道,近年来,青岛城市配电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过,市民们都能切身感受到用电的变化:家中用电越来越稳定了、不再因为电器过多而跳闸了、停电维修的时间越来越短了、停电维修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而这些,事实上都与青岛城市配电网的优化、升级息息相关。

青岛正在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网格化供电模式、智能面保护模式、双环网接线模式、主动模式、抢修模式……从前期的规划建设,到后期的运营维护,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青岛供电公司”)瞄准国际顶尖城市目标,结合青岛市“三带一轴、三湾三城、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力图创新青岛城市配电网的每一个环节。而未来,在美丽青岛建设三年行动的指导下,青岛城市配电网还将再上一个新台阶,示范区内供电可靠率将达到99.9996%、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降低为仅2.4分钟,为“建设宜居家园、打造品质青岛”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

划分供电网格,精确掌握需求

改变城市供电,需要规划先行。

近些年来,青岛的城市发展空间和人口数量已远非过去可比。对城市配电网来说,这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什么样的城市配电网才能适应青岛未来发展的用电需求?青岛供电公司知道,要解决青岛未来的供电问题,就要先明确这一问题的答案。

青岛供电公司决定学习、借鉴国际上配电网发达的城市经验和做法。为此,他结合青岛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国际湾区都会”的理念,从网架结构、装备水平、运维管控、互动服务、智能通信等五个方面,与新加坡、巴黎等国家和地区的城市配电网进行全面对比,归纳总结出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特征,建立了涵盖八大业务范围、由44个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

利用这个评价体系,青岛供电公司对青岛的相关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找到了青岛的优势以及不足。其中,最需要提升的两个指标分别是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针对这两个最明显的短板,青岛供电公司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功能区块的网格化供电模式。

与过去的供电模式不同,这种网格化的供电模式是一种十分精细的规划,它可以精确预测用电需求,确保电网规划与区域发展协调一致。

据了解,青岛城市配电网的网格化供电模式是在青岛行政分区、供电分区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荷密度、功能定位、道路交通等因素,将全市供电区域划分为305个功能区块。在此基础上,基于电网现状和目标网架再进一步细化各功能分区,最后形成833个供电网格。借助这种网格化的供电结构,青岛供电公司可以采用空间负荷预测结合大客户报装用电情况的方式在供电网格内开展负荷预测,从而精确地掌握全市的供电需求。

实施强网工程,打通供电“最后一公里”

配电线路是事关千家万户的供电最后一公里,也是整个电网的短板。针对这一供电“痛点”,青岛也在加紧提升相关基础设施。

孙敬国告诉记者,在青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要做到“电力先行”,按照城市“组团式”发展的理念,青岛供电公司要建设更加合理的市县一体的智能配电网。

据了解,青岛供电公司实施了“四个四千”强网工程,针对重过载设施治理、消除低电压等问题精准发力,力求补齐城市配电网的短板。2016年、2017年,青岛供电公司已先后实施了“三个三千”“五个三千”的工程。

2018年,借力美丽青岛建设,青岛供电公司将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提速升级配电网建设,在全市实施一流配电网“四个四千”强网工程,主要包括:新增轮换配变4000台次、新建改造线路5800公里、装改智能终端4000套、治理低压台区4500个。

工程完成后,全市配电网将确保10千伏、配电台区故障停电分别下降20%以上。

“被动维修”变为“主动维修”

本月初,在市北区瑞昌路施工现场,一辆工程车在作业时不慎挖断电缆,造成附近居民区停电。青岛供电公司的抢修人员通过配网抢修指挥系统第一时间了解到事故发生情况,并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维修,迅速恢复了市民的正常用电。

这与过去的供电抢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很多市民都曾有这样的经验,家中因故停电,需要自己拨打相关维修电话,向供电公司反馈情况,供电公司查明故障后,进行维修。通常,一次停电少则半天,多则一天,往往给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变化,青岛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于立涛告诉记者:“过去,我们要等客户拨打95598服务热线,才能知道哪里停电。现在,通过集成配电自动化、生产管理、营销、需求侧等信息,我们随时可以掌握中、低压设备的停电情况,不用等客户打电话,分布在各地的抢修人员就已经迅速行动了。”

据介绍,这套配网抢修指挥系统是青岛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抢修平台,它将以往由客户电话报修发起故障抢修的“被动模式”,转变为通过系统发现故障并发起抢修的“主动模式”。主动维修的模式大大提高了青岛配电网的维修效率。数据显示,该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青岛市域低压故障抢修半径由7千米缩小到3千米,故障研判时间由30分钟减少到10分钟,抢修人员平均能在5分钟之内出车、25分钟到达故障地点,故障平均持续时间由原来的55分钟减少至40分钟,故障抢修整体效率提高65%,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2018年,青岛城市配电网的维修效率还将进一步优化。“今年,我们计划配电网故障率同比下降20%以上,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下降两小时。”青岛供电公司总经理孙敬国表示,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与供电优质服务息息相关,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探索提高供电可靠性新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岛城市供电的可靠性,青岛供电公司正在尝试一些新技术和新模式。

在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靠近海边的区域,4个以鲜亮的海蓝色为基调、涂着精美图案的环网柜整齐地立在路边,与周边的环境浑然一体。“这是智能面保护环网柜。”青岛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刘兆元说:“10千伏金岭甲、乙等4条线路实现智能面保护全靠它们。”

智能面保护是一种全新的保护模式。“过去,我们采用传统的‘点保护’模式,线路发生故障时,先让整条线路停电,然后隔离故障点,隔离区域之外的线路恢复供电。这种方式虽然大幅降低故障隔离时间,但同一条线路上故障点之外的其他客户也会受影响。为了改进这一弊端,我们研发了智能面保护技术,能把停电范围控制在最小。”刘兆元说。

在智能面保护模式下,通过加装的自动化终端,用电信息采集从“点”扩展到“面”,各个终端之间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分析更全面。当故障发生时,各个继电保护装置都能在第一时间感知自己与故障点的距离,准确判断与故障的“亲密”程度,决定“动作”还是“不动作”,最终只需断开离故障点最近的部分开关。“所有操作能在0.2秒内全部完成,与故障无关的客户将不再被牵涉在内。”刘兆元说。

智能面保护模式只是青岛供电公司尝试新模式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青岛供电公司计划将青岛市各产业园区打造为试验新模式的供电高可靠性示范区,根据不同园区的产业性质和区域特征实施差异化配电网建设。

金家岭区域就是其中的一个样板。作为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中的核心区,青岛供电公司将在此首先探索试用各种新模式。除智能面保护模式外,目前,这里还计划建设双环网接线模式以及在线监测装置。该区域划分为4个功能区块和8个供电网格,最终全部形成双环网接线模式,由4条不同线路组成环网供电,可大幅提升客户侧的供电可靠性。同时,通过安装电缆通道在线监测装置、机器人监测装置以及智能终端,全面提高区域供电可靠率至99.9996%,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降低为仅2.4分钟。这将是比肩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的水平,以东京、巴黎和新加坡为代表的城市配电网其供电可靠率分别达到99998%、99997%和9999986%。目前,我国一般城市地区的供电可靠率达到了39(即99.9%)以上,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低于8.76小时,而重要城市中心地区达到了49(即99.99%)以上,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低于53分钟。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